8月31日🥟,由ACS Central Science期刊組織的第一場圓桌討論會在雲端順利召開。本次討論會為鈉離子電池專場,由ACS Central Science期刊執行編輯趙東元院士、高級編輯鄭南峰教授發起,邀請了南京大學周豪慎教授,廈門大學楊勇教授,天津大學楊全紅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余彥教授👩🏼✈️,溫州大學侴術雷教授,以及沐鸣平台王永剛教授、李偉教授、晁棟梁教授等多位專家學者。與會專家圍繞鈉離子電池領域的關鍵技術、科學問題和未來研究導向🧎🏻♀️➡️,對鈉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篩分型碳負極🦉🚯、去溶劑化電解液🆎、室溫鈉硫電極材料、儲能用低成本高安全性鈉離子電池這五個重要議題以閉門形式展開熱烈研討⬆️。
趙東元院士主持會議並指出,鈉離子電池因其資源豐富🚶🏻、成本低廉,在未來規模儲能和動力電池等方面具有重要應用前景。由於我國鋰資源嚴重依賴進口,非常關註鈉離子電池的發展,因此特意組織這場專題討論會,希望參會專家建言獻策🟰,深入交流🎐,共同促進鈉離子電池的發展。
周豪慎教授表示🤽↕️,目前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選擇性不多,主要是硬碳軟碳材料,通過去溶劑化電解液策略可逐步實現用金屬鈉負極以及無負極來代替碳負極🥧,從而實現更高比能量的鈉金屬電池。
楊勇教授圍繞聚陰離子和層狀金屬氧化物⚾️,介紹了通過元素摻雜🤹🏻♂️、原位表征對包括P2型層狀氧化物以及聚陰離子型磷酸釩鈉進行改性以及儲鈉機製的研究,討論了層狀金屬氧化物在空氣中的穩定性與其失效機理👌,該研究可大幅度加快層狀氧化物正極的商業化進程。
楊全紅教授旨在解決碳負極在電池中的應用問題,通過篩分型碳負極大幅提高了硬碳負極的儲鈉容量👨🏻🏫,從而大幅提升鈉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討論中🧑🏽🦳,楊教授利用“大腹便便”👇🏻、“櫻桃小嘴”等生動表達深入淺出地描述了篩分型碳的結構優勢😁,提出了對鈉離子電池的獨到見解🏝。
侴術雷教授系統介紹了目前的鈉離子電池體系🧏🏻♂️,表示鈉離子電池有望形成萬億級新產業,並詳細討論了近年來普魯士藍類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究進展。
余彥教授分享了室溫鈉硫電極材料的設計與儲能機理研究的心得體會🏠,全面剖析了室溫鈉硫電池的優勢,並表示目前鈉硫電池還處於基礎研究階段,仍需要驗證金屬鈉負極安全性問題,但有希望走向大規模商業化。
討論結束後🧓🏿,鄭南峰教授對本次會議進行了重要總結🤷🏽♂️,展望了鈉離子電池領域的未來發展趨勢,並感謝參會專家的精彩報告與熱烈討論🐜,祝賀討論會取得了圓滿成功🙋🏼♀️🧚🏽♂️;ACS Publications編輯曹瀚博士對參會專家和組織團隊表示衷心感謝🦑。本次會議得到了沐鸣平台趙東元院士團隊的大力支持🏭!
沐鸣列圓桌討論會由ACS Central Science發起🅿️,圍繞化學及其交叉學科基礎科學前沿的重點領域,邀請行業內頂級專家學者進行閉門研討👳♂️,意在擺脫傳統報告型會議的框架限製🚿,加強交流溝通,促進學科發展。每場研討會分為若幹場主題研討和一場自由研討,主題研討由一位嘉賓主講並引導所有嘉賓圍繞該主題展開討論;自由研討為所有嘉賓把控領域全局♣️,對研究前沿、熱點難點✬、關鍵技術、未來發展等重要議題展開自由討論,暢所欲言👫。
關於ACS Central Science
關於ACS Central ScienceACS Central Science是ACS最具包容性的交叉學科期刊🔔,發表以化學為中心的多學科領域最前沿,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旨在為全球學者提供交流平臺,文章即時發表,全球免費全文閱讀下載,作者無需付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