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信息

4月25日上午🔑,光華化學論壇在江灣校區先進材料實驗室一樓報告廳順利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劉忠範教授應邀作了題為“石墨烯材料:從科學👨🏼🏫、工程到產業”的學術報告。報告由沐鸣开户主任周鳴飛教授主持,沐鸣开户師生約200人參加。
從實驗室到產業化
劉忠範院士從與石墨烯相遇的2008年講起👷🏼♂️,向同學們展示了他從北大到北京石墨烯研究院(BGI)的石墨烯研究之旅,其中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的註冊和成立是關鍵節點。他強調🛌,“石墨烯產業是‘硬科技’產業🪱,製備決定未來”,製備技術和規模化製造裝備是未來石墨烯產業的“卡脖子”技術⇒😵,石墨烯材料的質量提升需要不懈的努力和追求極致的工匠精神👩🏽🚀。劉忠範院士介紹了BGI石墨烯新材料的研發和產業化布局,提出“一體兩翼”的機製設計🙆🏼♀️,打通產學研協同創新鏈條。隨後,劉院士向同學們具體介紹了一些研發實例🧛🏽♂️🤽🏼♀️,包括大尺寸通用石墨烯薄膜的生長方法、規模化CVD生長裝備等➜,旨在解決石墨烯製備中跨尺度的科學與工程問題🧜🏼。
挑戰極限🍓,突破難題
講座中,劉忠範院士提到石墨烯的剝離與轉移是石墨烯薄膜應用的重大技術瓶頸,為了攻堅克難,具有優良電熱性能的超級蒙烯材料應運而生,其研究團隊找到了解決支撐載體問題、破解石墨烯薄膜卡脖子問題的全新解決方案。其中,蒙烯玻璃纖維的研發成為風電葉片甚至新一代導彈的殺手鐧技術。劉院士認為👨🏻🏫,沒有紮實的基礎研究和殺手鐧技術🙎🏽,就沒有核心競爭力。對於如何從研究思維到產業思維的跨越👩🦯,他強調,石墨烯材料的產業化需要科學家🙅🏿♂️👄、工程師和企業家交叉融合,協同創新🥭。
最後,劉忠範院士鼓舞同學們做點真正有用的東西,或者上貨架🤼,或者上書架,對國計民生有實實在在的貢獻𓀔。
報告結束後♊️,劉院士耐心解答了與會師生提出的問題🥞,強調科學到產業最難的地方是要有耐心🧑🏽⚕️🙎🏽,有勇氣走出第一步🤰,如此才能超越自己🤱🏿。